时事评论

全民强制社保,中共自掘坟墓

Universal Mandatory Social Security — The CCP Digging Its Own Grave 作者:罗志飞 编辑:李聪玲 责任编辑:鲁慧文 翻译:鲁慧文 2025年8月6日中国墙内发生了一起性质比江油打人还要恶劣、影响还要广泛的事情,那就是9月1号就要实行的强制社保新规。这件事情之所以引发广泛的共鸣和超高的热度,是因为江油的打人不会打在所有人的身上,但是这个社保新规将会大面积催生中国墙内的破产潮、倒闭潮、裁员潮,全民都会遭殃。笔者从来没见过给自己挖坟掘墓挖得这么彻底并且这么积极的政党。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的最高法院出台了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司法解释。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个叫《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看起来很小众,跟我们没有关系,但是它规定的内容是明确针对用人单位规避社保缴纳、劳动者主动放弃社保等问题,无论是双方协商还是劳动者单方面承诺,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都是无效的。 有人可能在想这明明是对劳动者的保护,但这个政策与其说是保护劳动者,倒不如说是在劳动者和企业主之间种下不信任的种子,并大规模催生倒闭、破产、裁员潮。因为它已经规避了所有不交社保的可能性,比如相互举报,比如绑定孩子上学问题,堵住了老百姓所有退路。 中国经济现在举步维艰,外贸逐日衰减,很多的问题逐日浮现,很多企业商户都在咬牙硬撑。当前有些人甚至在赔本经营了,只是为了占住店面,占住这个行业,占住这个市场份额。以前双方可以协商,都不交社保,公司给员工多发点工资,双方一般都是一拍即合。 但现在中共政府突然出这么个政策,就等于是在逼着这些小企业走上绝路。其中服装商户、餐饮商户,这两个是绝对的重灾区,因为这两个行业的商户交不起社保。服装也好,餐饮也好,是很多普通人的工作首选。这两个行业是雇人最多的,也是普通人除了送外卖、跑网约车之外,能找到的比较靠谱的、不太吃学历的就业岗位,也最能代表广大的人民群体。 但现在中共强制要求全部的商户都得交社保。商户一算下来,开店的用工成本陡然增加,那别了吧。商户会心想:“我没员工,我没企业,我把店关了,你还能怎么地,我回家坐吃山空,也比我开这个店的损失要小。”, 所以只要这个社保新规执行,墙内的企业和店面必将出现大面积倒闭。 那为什么中共会出这个新规?因为现在的养老金出现巨大的亏空。根据网上的公开信息推算,中国的养老金至少有1.2万亿的缺口。前两个月,中国审计部门调查中国13个省,中共官方承认审计说有13个省多挪用了400亿资金,用来弥补当地的一些县的基本支出,实际上就是给公务员发工资。这就是中共政府没钱的有效佐证。 中国的经济或中国养老金的亏空已经到了什么地步,让中共宁愿要动摇国本,挖韭菜根,也不舍得把自己填进去。而中共这些利益集团真的没有钱吗,并不是,只是中共政府没钱而已。跟明朝末年是一样的,明朝末年,老百姓越没钱,官家从上级到啰啰,搜刮民脂民膏就越狠。那些官僚家中富裕如流。 所以官逼民反的那一天,结合江油事件,它就越来越近了。当中共不触及人民利益的时候,人民也就懒得说话,都忙着生存呢,谁有空理你。但是当中共触及人民根本利益的时候,人民会团结起来,教你中共做人。那时候,中共就能体会到,什么是人民的汪洋大海,谁才是真正的当家人。 Universal Mandatory Social Security — The CCP...

习近平走人

Xi Jinping Step Down 作者:冯仍 编辑:罗志飞 责任编辑:鲁慧文 翻译:鲁慧文 8月7日中午,云南昆明抗战纪念馆前,一名身穿白衣的年轻男子高举 “习近平走人” 标语,向中共专制统治表达强烈抗议。现场视频显示,该男子无惧警察和保安,坚定举牌引发路人围观,随后被防暴警察带走。此事再次暴露出中国普通民众对言论自由的渴望以及中共政权的高压镇压。 为更好理解此事件背景,作者核实了近年来相关抗议事件的真实性及影响: 2023年1月武汉市中心抗议尽管有网络流传称一市民身披 “要民主自由选票” 标语公开发表演讲遭警方控制,作者未发现官方或权威媒体对此事件有确切报道。但2022年底至2023年初武汉因疫情封控引发的大规模民众抗议实有发生,部分示威者曾呼喊 “习近平下台” 等口号。 2022年1月14日深圳罗湖口岸 “罗湖勇士” 事件关于一名男子举 “打倒习近平,捍卫改革开放” 标语并被警方带走的说法,暂无确切公开报道。该说法可能与其他抗议事件混淆。 2022年10月13日北京四通桥彭立发抗议事件此事件为确凿事实。彭立发在北京四通桥悬挂呼吁“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锁要自由!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 的横幅,随后被警方拘捕,至今下落未明。该事件被视为自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北京首次直接挑战中共政权的公开抗议。 2023年7月30日湖南娄底天桥横幅抗议事件该事件真实存在。娄底一年轻人效仿彭立发事件,在天桥悬挂类似标语,呼吁民主与自由,事件引发关注,其本人随后被拘捕。 2024年4月15日四川成都梅世林横幅抗议事件梅世林在成都茶店子客运站高架桥挂出呼吁政治体制改革的条幅,随后失联,据信被警方拘留。该事件广泛传播,彰显中国民众对政治改革的诉求。 这些事件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积压已久的矛盾与民众对民主自由的强烈渴望,也暴露出中共政权表面强硬下的极度脆弱与恐惧。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民主运动的流亡者,我深知中共对真理的恐惧和对人民独立思考的压制是其统治的根基。这个政权依靠谎言和暴力维系,视普通百姓为敌人,唯有通过残酷的高压手段才能勉强保持表面的“稳定”。 云南这位白衣勇士的无畏抗争,正是无数中国普通人内心中渴望突破恐惧、追求真理与自由的写照。作为远离故土的见证者,我呼吁国际社会不要忽视中国言论自由的严峻现状,应坚定支持中国人民争取民主与人权的正义诉求,推动实现真正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进步。 Xi Jinping Step Down Author: Feng Reng Editor:...

“亮证” 事件背后,是公权的体制性傲慢

Behind the “Badge-Showing” Incident Lies the Institutional Arrogance of Public Power By Feng Reng 作者:冯仍 编辑:周志刚 责任编辑:罗志飞 翻译:鲁慧文 2025年7月22日下午,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兴港村,一条乡村小路上,两辆SUV车辆因道路狭窄发生会车纠纷。车主李先生驾驶白色哈弗SUV与另一辆黑色奔驰SUV相遇,对方拒绝倒车,并下车亮出一本行政执法证件,声称 “我是执法人员” ,要求李先生让路。 整个过程被手机拍下后传至网络,引发巨大争议。视频中,该女子态度强硬,不断强调自己有“证”,甚至在事后上门要求删帖,自称“认识公安”,令舆论哗然。 8月3日凌晨,防城港市港口区发布调查通报称,该女子侯某某为某民营企业员工,并非执法人员,其出示的行政执法证属于其丈夫李某某,为港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正式职工。该证件系李某某长期放置于自家车辆中,侯某某系在车上发现后 “出于一时冲动” 拿出使用。 官方通报还称,事件中的双方为表亲,住址相距800米左右,并强调该事件系一起“误会引发的纠纷”,未构成违法犯罪行为。但这一说法并未平息舆论,反而因其避重就轻、模糊焦点,引发更大质疑。 我看完视频的全过程,再看官方的通报,一个感觉:不是荒唐,而是熟悉。 因为太像了,像极了我们在中国生活时常常遇到的那种“我是某某领导的家属”“你认得我吗”“我爸是李刚”的场景;像极了那种靠关系、靠身份就可以在乡里街头横着走的“家属文化”;更像一个体制性病灶——公权力私用、权力不受监督的恶果。 这名女子,不是执法人员,却可以拿着丈夫的执法证,在公路上对陌生人“亮证”施压,威胁倒车。事后还能大摇大摆地上门要求删帖,自称“认识公安”,她仗的是谁的权? 我们这些普通人,不怕真的法律,怕的是假公职、真特权;不怕制度,怕的是体制已经默许这种“家属借权”“亮证压人”成为常态。 我在国内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开车在路上被一个“某某局家属”拦下,只因我不让他先过。他一句“我是谁谁谁”,我就得陪笑脸、低头,不然就是“给你点颜色看看”。那时候我就在想,这样的国家,还有希望吗? 今天我人虽然在美国,但看到广西这起事件,我心里依然堵得慌。因为我知道,那不是一个人的傲慢,而是无数中国体制内权力滥用的缩影。那种“只要我有关系、有证、有靠山,就能随便欺负人”的现象,在中国已经成了毒瘤。而当权者却还在说:“大家是亲戚,是误会。” 可是老百姓早就看明白了:我们要的不是一句“误会”就能交代过去,也不是靠“表亲”就能糊弄了事,而是真正的调查、问责和制度约束。 如果连一张执法证都能变成家属手里的“吓人神器”,那说明真正需要被亮出来、被审视的,不是那位女子的身份,而是整个体制的傲慢与腐败。 Behind the “Badge-Showing” Incident...

四川江油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大规模抗议与清场

Jiangyou, Sichuan School Bullying Incident Sparks Mass Protests and Police Crackdown 记者:冯仍 编辑:李聪玲 责任编辑:鲁慧文 翻译:鲁慧文 2025年7月22日,四川江油市发生一起校园霸凌事件。三名未成年女生在一栋废弃楼房内,对一名14岁女生赖某某实施殴打、辱骂、强迫脱衣等暴力行为,并拍摄视频上传网络。视频在8月初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此后,江油市爆发多轮市民自发抗议活动,当局则连续采取警力清场措施,期间大量市民被强行带离,相关视频遭大规模封控。 7月22日校园霸凌事件发生,施暴者拍摄上传 江油市公安局2025年8月4日发布警情通报称,7月22日下午3时许,15岁女生刘某甲因琐事纠纷,邀约13岁的刘某乙与14岁的彭某某,在江油城区一幢废弃楼房内,对赖某某实施掌掴、飞踹、脱衣羞辱等行为。现场视频由其他学生拍摄并上传网络。受害人头部、双膝等处受伤,经鉴定为轻微伤。 通报称,刘某甲与彭某某被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并送专门学校矫治,刘某乙及围观者接受批评教育,受害人已接受心理辅导。 8月2日晚视频大范围传播,施暴言论激怒网民 8月2日晚,施暴视频开始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视频中,一名施暴者称:“你以为我们怕你报警吗?又不是没进去过,20分钟就出来了。”该言论迅速引发公众愤怒。 网传赖某某父母为聋哑人,在事件发生后曾多次前往派出所报案求助,但迟迟未获警方回应。 8月4日08:22公安通报事件处理情况,未提刑责 江油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确认事件基本情况及处理决定。三名施暴者分别接受治安处罚、批评教育及送专门学校矫治。通报未提及刑事责任。 部分网友质疑此处理是否过轻,是否存在“家属背景”导致执法偏袒。 8月4日下午数千市民于市政府前集结,声援受害人 当日下午,江油市大量市民自发前往市政府门前,声援赖某某及其家属,要求依法严惩施暴者。人群以家长、路人、青年为主,集会初期秩序平稳,群众高唱国歌,部分举牌或手机拍摄。 8月4日傍晚黑衣人协助清场,多人被强制带走 傍晚起,现场出现身穿黑衣的不明身份人员参与指挥。警方随即展开清场,对部分拍摄者或呼喊者实施武力制服并带走。 有视频显示,部分市民被装入牲畜运输车带走,引发在场群众高喊“暴力执法”。 8月5日凌晨警方连夜清场,多人受伤倒地 至次日凌晨,江油市政府及周边街道持续有民众聚集。警方加强行动,使用辣椒喷雾驱散人群,并对部分群众实施殴打、拘捕。部分人在冲突中流血倒地。一名试图在抖音直播的市民遭数名警员围殴,直播画面中断。 8月5日凌晨2–3点疑似军用信号干扰车现身,社媒大范围封锁信息 网友拍摄到疑似军用信号干扰车驶入城区。与此同时,江油市商场、KTV等公共场所设卡查验,禁止拍照录像,社交平台相关视频迅速遭到删除,“江油霸凌”关键词检索受限。 8月6日官方尚未公布被带走市民具体处理情况 截至本稿发出,江油市公安机关尚未公布8月4日晚及8月5日凌晨被带走市民的名单、处理结果及法律依据。未召开记者会,亦无官方媒体实地采访公开披露相关数据。 资料来源:江油市公安局通报、现场目击者视频、社交媒体用户记录、中国数字时代、自由亚洲、文学城等综合整理。 Jiangyou, Sichuan School Bullying Incident Sparks Mass Protests and...

李光耀的中国预言—–谈江油事件

Lee Kuan Yew’s Prophecy on China — On the Jiangyou Incident 作者:郭斌 编辑:李聪玲 责任编辑:罗志飞 李光耀曾经在采访中被问及中国未来的执政危机是什么,他回答“中国领导层需要考虑基层的贪污腐败以及基层治理不公导致的群体性灰天鹅事件”。在今天,四川江油市的民变则印证了这一预言。 四川江油事件是指2025年7月22日下午3点左右,在四川省江油市,一名14岁的初中女生赖某某被三名同龄女生带至一处废弃楼房,遭受辱骂、脱衣、扇耳光、下跪和飞踹等暴力欺凌,其间有人扬言:“我们又不是没进去过派出所,20分钟就出来”。 该视频经微信群、微博和抖音广泛传播后,引发全国关注。江油市公安局于8月4日发布通报:施暴的15岁刘某甲与14岁彭某某被依法处以治安处罚,并启动送往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教育;另一名13岁女生及围观者则接受批评教育,责令监护人加强管束。受害人获得心理疏导和安抚,其聋哑母亲和家庭弱势背景也引发公众同情。 同日,大批江油市民自发聚集市政府前声援受害人家庭,高喊“文明执法”“给受害者一个公道”。警方迅速派出制服警察和黑衣人员前往现场,部分市民遭到器械殴打,被强行带走。有视频显示警方使用甩棍、辣椒水驱散群众,现场出现信号干扰设备,镇压行动一直持续至深夜。 中国的基层治理默认的规则是“穷不和富斗,富不和官斗”。作为弱势残疾家庭出身的女孩被校园霸凌,如果官方处理公平,想必不会引发民愤。背后有什么权力和金钱的勾兑尚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最初的处理结果并不让民众服气。 加之当前中国经济下行,民众偏向弱者的传统朴素道德观念,霸凌视频外流引发群情震荡,也就成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老百姓需要一个情绪出口来宣泄自身的愤怒;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表达天理公义。 但是政府的处理方式是值得玩味的,据传,最开始江油市政府已经和民众代表达成了协议,此次事件基本通过谈判就可以解决。但为何最终绵阳特警还是暴力清场,不以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呢?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如果你老百姓闹事就可以迫使政府让步,通过谈判解决了,那么就会有更多蒙冤的人去和政府叫板。政府武力清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事件,而是断绝老百姓的权利想法,它要让你怕,让你服。这是典型的法家治理逻辑。 最后我们回到李光耀的中国预言,在当下经济凋敝疲软的中国,类似今日江油的群体抗议不会是孤立事件。从中国政府的角度,究竟是继续传统的法家治理逻辑----老百姓想要的,就偏偏不给,老百姓厌恶的,偏偏去做,要治的老百姓没有脾气,不敢跟政府叫板要权利。还有另一条道路,就是让基层老百姓有申诉的渠道,有基本的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前者的驾驭民众的方法,不会长久。后者民心所向,才是历史的方向。 共产党,会选择何种方向呢? Lee Kuan Yew’s Prophecy on China — On the Jiangyou Incident Abstract: The bullying...

灌输仇恨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Films That Instill Hatred Are Not Good Films 作者:华语 编辑:李聪玲 责任编辑:罗志飞 翻译:鲁慧文 一部宣扬仇恨、扩大分裂的电影,绝不是一部好电影。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艺术媒介,承载着传递情感、启发思考、塑造价值观的使命。一部好的电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促进理解与包容,而不是挑起对立、煽动仇恨。 以仇恨为卖点的电影,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搏得眼球,但对社会的影响却是深远而负面的。扩散仇恨的电影往往通过刻画刻板印象、妖魔化特定群体来制造冲突。这种做法不仅缺乏艺术深度,还会加深社会偏见。 《南京照相馆》将日本民族描绘成“反派” “坏人”,这种单维的叙述方式不仅扭曲事实,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认知,激化矛盾。试问,一部让观众带着偏见离开影院的电影,怎能称之为“优秀”?好的电影应该激发观众的共情与反思,而不是煽动对立。经典影片如《阿甘正传》或《辛德勒的名单》,通过展现人性的复杂与美好,让观众感受到希望与团结的力量。而那些宣扬仇恨的电影,却往往利用恐惧和愤怒来操纵观众情绪,忽视了艺术应有的治愈与启迪功能。这样的作品,或许能带来票房,但却失去了电影作为文化载体的真正价值。 作为观众,我们也有责任选择支持那些传递普世价值观的电影。让我们用观影的选择,告诉创作者:我们需要的不是分裂与仇恨,而是理解与希望。一部好电影,应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不是更糟。让我们远离那些宣扬仇恨的电影,拥抱那些温暖人心、启迪思想的佳作! Films That Instill Hatred Are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