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婷编辑:韩唳 责任编辑:胡丽莉 翻译:吕峰
在这个全球高速流转、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人类最基础的自由——生存的权利——却在某些阴暗角落悄然滑落谷底。一则原本意图掩盖的信息意外泄露,让世人短暂撕开了遮羞布,也照见了现实的冰冷真相。
9月23日中共举办的一场阅兵活动中,一段麦克风未关闭的录音引爆全球舆论:习近平与普京的对话中,涉及“器官移植”与“长生不老”字眼,引起外界广泛关注与震惊。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克·约翰逊随即发声谴责,称: “我们听过太多恐怖的中国器官移植故事,这些器官都来自‘不情愿的捐献者’,这样说已经是轻描淡写了。”他的语气不带修辞,却比任何宣传口号更具穿透力:“他们的世界观是何等邪恶!”
这不是第一次关于“活摘器官”的真相浮出水面,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早在2006年起,数以千计的证人证言、研究报告、国际媒体调查便反复指出:中国境内存在系统性、国家支持的强制器官摘取,受害者多为宗教信仰者、良心犯,尤其是法轮功修炼者、西藏僧人、维吾尔族群体。2019年“独立中国法庭”判定,中共确实“持续多年大规模活摘器官”,构成“反人类罪”。2021年,联合国人权专家再次发出警告,对中共“以种族、宗教信仰为目标群体的器官掠夺”表示“深切担忧”。
麦克风事件之所以格外刺目,在于它的“日常性”:这不是秘密会议,也不是私人访谈,而是在举国欢庆的天安门前、世界领袖聚焦的场合中自然流露出的“内部默契”。那一刻,器官并不是生命的延续,而是某些特权者用于维系自我权力、欲望与生命延长的筹码。而“人”,在这种语境下,不再是拥有独立人格与尊严的生命体,而是冰冷数字、临床指标、可替代的“零件”。
我们必须追问:当一个国家的权力中心可以将他人的身体视为备用仓库,其余的“自由”是否还有意义?在这样的体制中,生存的权利若无法保障,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迁徙自由等权利几乎全数归零。一个活着的人若无权保有自己的身体,那么他在精神、政治、社会上的“自由”也不过是纸面幻象。
佛教中将世界划为六道轮回,其中“人道”最为殊胜,因人具有理智、觉性与修行的可能。但若一个社会将人贬低为供他人食用、拆解的“部件”,则这个世界已从“人道”堕落为“畜生道”。那不是比喻,是现实。贪婪驱动着“器官移植产业链”;恐惧令被关押者噤声;麻木让旁观者习以为常。正是这些因素,将“人间”一步步推向失控的深渊。
藏传佛教堪布索达吉曾说:“若一个人放弃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他已经开始远离善根。”这一句话,不只是修行者的自警,更应是每一个人类社会制度设计的底线。器官移植本是延续生命的医学奇迹,如今却成为剥夺他人生存权利的罪恶通道。在权力遮蔽之下,它从慈悲走向残暴,从救人走向谋杀。
在这样的现实中,保持觉知,是每个清醒者的起点。觉知不是愤怒的爆发,而是持续的、不愿接受不公的决心。不因恐惧噤声,不因沉默妥协,不因疲惫遗忘。这种觉知,本身就是一种抵抗。
从宗教伦理的角度看,器官摘取并非不能讨论。但任何建立在“非自愿”基础上的器官获取,都是对伦理的践踏。基督教强调“生命是上帝的赐予”;佛教认为“身体为父母所授,不应轻毁”;伊斯兰教强调“清洁与正义”;犹太教甚至明文禁止未经同意的尸体使用。这些传统并非古旧条文,而是文明之所以为文明的根基。
面对中国日益成熟且秘密化的器官“产业链”,世界必须共同作出回应。首先,各国应通过与美国《制止强制器官摘取法案》类似的法律,禁止与涉及强摘行为的医院、研究单位、医疗供应商合作。其次,应设立全球器官移植追踪机制,严查跨国移植旅游。第三,所有信仰团体应联合发声,将此事提升为全球道义议题,抵制所有将人体视为交易对象的邪恶实践。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回应。在社交网络上转发真相;在社群中讲述事实;在自己的生活中拒绝冷漠——这些微小的行动加总,便能撬动现实的边界。
正如藏地修行者所说:“即使在最黑暗的洞穴中,哪怕一束光也能照亮方向。”这束光,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我们自己点燃的。
若世界是一片黑夜,愿我们仍能点灯前行;若制度是高墙,愿我们的声音成为裂缝中的风。生存的自由,绝不能成为少数人延命的工具,而应是所有人的底线。为此,我们必须行动、必须呼吁、必须抵抗。因为,一旦生存权被夺走,其余一切自由都将成为空谈。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若连最基本的生存自由都不再保障,它也终将失去合法存在的道义根基。哪怕活在暗夜,也要守住生存的光明。Even in the Darkest Night, We Must Guard the Light of Life—On the CCP Military Parade Microphone Incident
Author: Chen Ting Editor:...
作者:毛一炜 YIWEI MAO编辑:胡丽莉 责任编辑:罗志飞翻译:何兴强
8月29日晚,重庆大学城熙街的夜空被一束束光撕裂,投影仪将“没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自由不是恩赐,要去夺回”等标语映在高楼之间,持续50多分钟。戚洪,一个普通人,用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共的邪恶统治必须被推翻,人民的自由必须自己夺回。
标语直指邪恶:“起来吧,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打倒红色法西斯”。这是对中共残暴统治的控诉,是亿万被压迫者心声的汇聚。在中国,只要公开批评共产党,轻则被封号、监控,重则会被失踪、拘押甚至判刑。戚洪清楚自己面临的风险,但他毫不退缩,用投影仪撕裂沉默,让真相显现,让每一个看到的人明白:中共是践踏自由、扼杀人性的暴政,是一切正义的敌人。
戚洪还留下了一封写给警方的信。在信中,他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行动不是破坏,而是唤醒社会、揭露暴政;他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同时呼吁正义和自由。信件展现出一个事实——反抗邪恶不仅可以理性,更必须承担责任。戚洪没有退缩,没有妥协,他用行动和文字证明:反抗中共暴政,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不可回避的责任。
这次行动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勇气,更在于它向社会传递明确信号:沉默只会助长中共的残暴,每一次发声、每一次承担责任,都是对邪恶统治的挑战,是推动自由和正义的武器。中共的统治是邪恶的,是必须被彻底谴责和粉碎的。没有妥协,没有顺从,只有行动和抗争,才能让黑暗被冲击,让人民觉醒。
重庆大学城的夜晚虽然短暂,但戚洪留下的影响长久。投影让人看到被压制的声音,信件体现理性与责任感。两者结合,使行动更具象征意义,也更有力量。自由不会自动到来,邪恶必须被揭露、被反抗。中共的统治永远不能被默认,只要有人敢发声、敢行动,暴政就会被击碎。
戚洪的行动告诉我们:社会进步不是靠沉默,也不是靠顺从,而是靠勇敢的反抗。每一次发声、每一次行动,都是对中共暴政的直接控诉。重庆大学城的投影,也许会被时间冲淡,但戚洪留下的勇气和信件中传达的坚守,将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反抗暴政的象征。
这是普通人的反共行动,却在沉默的环境中点燃希望。它提醒我们:中共的邪恶统治必须被反抗,正义和自由必须被捍卫。戚洪用行动证明:反抗暴政不仅是勇气,更是一种责任,是对自由的坚持,是对未来的呼喊。每一次光亮的投影,都是对黑暗的控诉;每一封信,都在提醒人们:自由不会自动到来,邪恶的统治必须被彻底粉碎,人民必须站起来夺回自己的权利。
Projection in Chongqing’s Night: The Courage and Outcry of Qi Hong
Author: Yiwei MaoEditor: Hu LiliResponsible Editor: Luo ZhifeiTranslation: He Xingqiang
Abstract: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