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火种

贺新郎

作者:朱虞夫翻译:何兴强呜喑中华泪。看苍生、几多蹂躏,百年昏醉。民主人权知何处?满眼邪魔浊水。算恶毒、文章被罪。牛骥一皂鸡凤杂,正杜鹃啼处发苍翠。君赴难,料无悔。梦中数度驱魑魅。赖使君、肩担道义,笔端锋锐。万众怨时霹雳作,正气能消壁垒。放眼看、枝头新蕊。狱火炼得精魄在,向明天孕育自由蕾。沙不见,劲草萃。2010-08于杭州——和吕耿松《感怀》责任编辑:罗志飞 To the Tune of — In Response to Lü Gengsong’s Feelings By Zhu Yufu Translator:He XingQiang Silent weeps, the tears of China. Behold the people, how much they’ve...

海上的回声

—— 写在昝爱宗受审的日子里张致君 作者:张致君翻译:程铭 杭州的秋天,总是会有雾气。雾气从钱塘江里生出,沿着河堤的石缝爬上来,把街灯和行人都变得模糊。这样的季节里,有人走进法院,成为被告。那个人叫昝爱宗。 (被捕前的昝爱宗(中)与邹巍(右)在朱虞夫(左)家) 在中国新闻的字眼里永远不会出现他的名字,他的名字被放进了“涉嫌寻衅滋事”这一栏里。这个词语已经太熟悉了,它像是一个永远张着口的黑色袋子,随时可以把人丢进去。昝爱宗只是去海边祭奠一位逝者,却因此失去了自由。 我想起刘晓波。他在囚禁中死去。他的名字本来属于书籍和奖章,如今却被中国政府刻意遗忘。昝爱宗和他的朋友们不愿意忘记,于是他们去了海边。他们面朝大海,把花瓣撒进浪潮里。海水吞下花瓣,也吞下他们的沉默和祈祷。就在这一刻,纪念变成了罪行。 昝爱宗出生在安徽的平原,1969 年的秋天。那个年代的中国,饥饿与贫穷像影子一样笼罩着乡村。他走出来,成了写字的人。他写散文、写评论、写那些不愿被湮没的故事。他是基督徒,也是独立作家。他加入了独立中文笔会,和那些相信文字自由的人们站在一起。 他常常在边缘上行走。警方会跟踪他,国保会找他谈话。二十大的时候,他甚至被带去“旅游”,所谓的旅游,其实是监视与隔离。他明白这一切,也从未装作不明白。他只是继续写,继续说,继续活成一个清醒的人。 2024 年 7 月 13 日,海宁的潮水翻涌。昝爱宗与几位朋友来到钱塘江入海口。那天的天空并不晴朗,海风带着咸涩的味道。他们没有喧哗,只是点燃蜡烛,撒下花瓣,念出一个名字——刘晓波。 这是一场安静的仪式。安静到除了风声和浪声,没有第三种声音。可就是这样安静的纪念,却被视为危险的行动。午夜时分,警车划破黑暗,把他们带走。 我想起一句话:人的命就是一直忍受。可有些人不只是忍受,他们还在忍受里保持记忆。 2025 年 9 月15日的杭州,法院的门口一定也有雾气。昝爱宗会走进去,坐在被告席上。公诉书上的字冷冰冰,写着“寻衅滋事”。 法官一定会问他:你是否认罪?而他大概会抬起头,用微微沙哑的声音说:我只是去海边祭奠一个人。 这样的回答,法律无法容纳。 也许在庭下坐着的人,眼神复杂。朋友们可能被阻拦在法院之外,甚至无法靠近。空气里充满一种荒诞:在别的国家,人们可以为逝去的诗人、作家、思想者竖立雕像;在这里,去海边献花却成了罪行。 昝爱宗并非英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写作者,一个信仰者,一个不愿丢掉记忆的人。可是正因为普通,所以他的遭遇更让人心酸。 在当下中共的统治里,遗忘是最廉价的事情。每一天都有新的新闻、新的热点,把昨日掩盖。昝爱宗却拒绝遗忘。他知道刘晓波的名字不能消失,哪怕只是在海边低声呼唤一次。 这种记忆的坚持,像是一种顽固的信仰。它没有枪支,没有队伍,没有口号,却比任何口号都要锋利。 海浪一遍遍涌来,把岸边的脚印抹去,也把花瓣卷走。可海不会忘记。海是巨大的记忆体,它保存着人类的欢呼与哭泣,保存着那些无法被官方档案写下的秘密。 昝爱宗把自己的良知托付给海。海回应了他,却无法保护他。于是他走进了看守所,走进了法院。 我总觉得,这个故事带着浓重的余华式的荒诞感:一个人去海边撒花,被告知这是“寻衅滋事”;一位作家因为祭奠另一位作家,而成了被告。现实本身,已经荒诞到比小说更难以置信。 声援昝爱宗,其实也是声援我们自己。 2024年7月13日,我也一手策划了海祭刘晓波的活动,只不过我在圣莫妮卡海,他们在钱塘江入海口,我们平安的回了家,他们关进了专制的牢笼。 我们要问:今天他因为海祭而受审,明天还会是谁?如果连纪念的自由都被剥夺,那么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沉默里? 他的遭遇提醒我们,记忆需要守护,良知需要有人承担。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像他那样走到海边,但至少我们可以记住他的名字,记住他为什么被审判。 杭州的秋天,雾气依旧会从江面升起。法院的审判终将结束,判决书会落在纸上。可我相信,当年钱塘江的海风,已经把昝爱宗的花瓣带到更远的地方。 那里有刘晓波,也有无数逝去的人。他们在海的另一边,看见一个中年作家俯下身,把花瓣投进浪潮。 而我们,也要记得。 (照片为2024年7月13日作者策划的圣莫妮卡海滩祭奠刘晓波逝世7周年活动现场) The echo of the sea - written on the day of the trial...

替天行道,何罪之有?

一一中国著名维权人士邹巍将面临法庭审判 作者:范展平 责任编辑:张致君 翻译:吕峰 中共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目前已对浙江维权领袖邹巍提起公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对这位被浙江省弱势群体视为“及时雨”的替天行道者,当局竟以“寻衅滋事罪”起诉。众所周知,寻衅滋事是仗势欺人的恶霸和地痞流氓的行为,而这正是邹义士最鄙视、最痛恨的人。显然,当局这样做是为了给邹巍抹黑,矮化他在人民心目的高大形象。为了还事实一个真相,笔者采访了浙江省的一些访民,让他(她)们谈谈对邹巍先生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的感受。 下面是笔者对几个当事人的采访。 🔹朱瑛娣(杭州市居民,因祖房被杭州市上城区政府非法强占,很早就参加了维权活动):邹巍这个人,是天下难得的好人。我们这帮老百姓,在维权中最缺的是法律帮助。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我们到处碰壁。邹巍精通法律,利用他掌握的法律知识热心地帮助我们,教我们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邹巍家里的书架上书摆得满满的,大部分是法律书和维权案例。他这个人是个大忙人,除了看书,,就是到处跑,指导、帮助别人维权。有时候他还在吃饭,或正在忙其他事情,只要我们一个电话,他就马上放下手头的活,骑上自行车赶往出事的地方。他帮助我们最多的可能是写诉状,民事的、行政的、经济的他都写,申请书、申诉状、控告信也都写。按照我们许多维权者粗略统计,邹巍帮别人写的各种诉状至少有几千份。我们在北京上访,请人写状子是500元一份,邹巍是一分钱也不收的,最多是吃顿便饭。这样一来,我们也省了许多钱。我们这群弱势人员,都把邹巍叫做“及时雨”,把他与梁山的宋江相比。 🔹梁丽婉(杭州市拱墅区苋桥镇农民,因政府非法强拆而上访维权):说起邹巍,我们维权的人都把他比作梁山上的宋江,叫他“及时雨”。其实,他这个及时雨比宋江的及时雨还要滋润,而且施布也要广得多,因为宋江的雨露,滋润的是落难的江湖好汉,而邹巍的雨露滋润的则是普通老百姓,特别是那些债重冤深的生活在悲惨世界里的人。在本世纪初的政府强拆中,我家房子被拆,丈夫被打伤,当时我一筹莫展,绝望得想寻短见,幸亏邹巍及时帮助了我,给,了我活下去勇气。象我这样得到邹巍及时帮助的人很多,如朱瑛娣、沈利华、冯国君、程惠云、杜大姐、陈渭相、汪玉芬、裘玉梅、汪天生、邢根宝、徐志明、施荷芬、汤柳叶、徐传松以及安吉县的沈志华、徐菊芳,天台县的徐江姣、温岭县的郭晏溱、嘉兴市的成菊英等人。在邹巍的启发下,我加入了维权斗争的行列。我的许多姊妹,也差不多有着跟我同样的经历。可以说,没有邹巍,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的维权运动不会有那样的勃勃生机。 🔹徐江姣(浙江省天台县农民,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到杭州打工,乡干部向她借钱未成,便诬她破计划生育,带人扒了她家的房子,从此她走上维权之路,被称为“坚持抗战二十年的维权战士”):我是在杭州上访的过程中认识邹巍的。当时,我的信访不仅没有答复,而且还被公安机关拘留。于是我就向天台县法院起诉公安局,天台法院驳回后我又向台州市中级法院上诉,但上诉后仍维持原判,于是我就跑到杭州向省高级法院申诉。在省法院门口,有很多人同情我,建议我去找邹巍,说他很有办法。我早就知道邹巍的名字,但没有见过面,也很想见见这位传奇式的人物,于是就用好心人提供给我的邹巍的手机号码给他打了电话。没想到,不到15分钟,邹巍就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来了。他看了一会我的申诉状,说光写事实不行,还要写法律条款及理论依据,让共产党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于是他帮我修改了申诉状并补充了许多法律依据。刚修改完毕,又有别的访民电话打来了,他来不及吃午饭,骑着那辆旧自行车离去了,临走时他还反复关照我,遇到问题再找他。后来我也融入了杭州的维权队伍,多次与邹巍接触。他丰富的法律知识,他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担当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激励着我,使我能坚持维权二十年。最后在邹巍和黄琦老师的帮助下,我二十年艰难维权总算有了一定的结果。我真的很感谢邹巍。现在这样的好人却被抓了,老天真是瞎了眼! 🔹沈志华(安吉县农民,因村里歧视妇女,不分给她土地,由此而走上维权道路。她曾多次去北京上访,多次被关押,甚至被关进精神病医院):我很早就到深圳去打工,认识了一位军官并结了婚。婚后不久失了业,就回老家种田,但村里早把田地分光了,连一分田也没有给我留下来。于是我去村里论理,结果被村支书打了一顿,此后我先后去乡里、县里、市里、省里和北京上访。因参加维权,丈夫受到上面的压力与我离了婚。在安吉时,有个叫申屠大军的人对我说,杭州有个维权领袖叫邹巍,你去找他,他肯定会帮你。我到杭州找到了邹巍,那天是一个炎热的日子,是在浙江展览馆东侧见的面。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很朴实的人,骑着一辆28吋的旧自行车(这是他的主要交通工具,它驼着他走遍了杭州市的大街小巷及杭州周边的每一个村庄),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镜片上还滴着汗,看得出他己经累得满头大汗,因为他正从另一位维权者那里赶来。我们找了一处树荫坐下。他看了我历次上访的控告书后,匆匆地写了一份申诉书,然后带着我去找一家打印店打印。忙完后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我们就近在一家小吃店吃了碗面,这时又有一个维权者电话打来了。他指给我去省高级法院的路后,又骑着自行车匆匆地走了。此后,在邹巍的介绍下,我在杭州认识了很多朋友,参加了更多的维权活动。尽管共产党不可信,但我还是一直在坚持通过法律维权。 🔹严忠良(杭州市余杭区五常镇农民,因反对官府非法征地拆迁,与妹妹严忠女一走参加了维权运动,多次被关押、拘留):邹巍从事维权运动巳经二十多年了,我也十多年了。我早就听到过邹巍的名字,但真正认识他才七八年时间。因为我们五常地区的维权工作开展得比较好,我们很少同其地方的维权人士发生横向联系。但后来当局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有些人因此发生了动摇。我算是一个比较坚定的人,下决心要把维权斗争进行到底。我决定寻找同盟者,觉得邹巍是一个理想的盟友。跟邹巍合作后,我们一直配合得很好。我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邹巍身上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能力很强,能团结人。在我跟邹巍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找他的人特别多。不管是杭州的还是外地的,男的还是是女的,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有了麻烦事都来找他。二是他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人虽然长得不算英俊,也不高大魁梧,却有很强的亲和力,讲话很有感召力、感染力,对人对事具有较敏锐、精准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因此,他有象磁铁一样的吸引力,他走到哪里都有一群人围着他转。三是他善于学习且精通法律。他家里书架上、桌子上、床头上都放着法律书籍,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经济法律的都有。正因为他精通法律,所以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繁琐的烦人的事,经他指点后,解决起来就比较容易。四是他做事大胆心细,行事作风严谨。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找他办事,除了他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外,还是因为他胆子大,不怕风险,不怕承担责任。要知道,在当下这个世道里,为老百姓办事不是那么好办的,很容易得罪那些当权者。此外,把事情办砸了,也会使被帮助者受到损失。因此,邹巍办事也很仔细,把一件事办得十拿九稳的时候,他才肯放手。 ...

《告中国军人书》:你究竟在保谁的国?

作者:国内退伍老兵编辑:李聪玲 责任编辑:罗志飞 翻译:吴可正 亲爱的中国军人,现役与退伍的战士们:你是否曾在阅兵场上昂首阔步,却从未踏进真正的战场?你是否在“保家卫国”的口号中敬礼,却从未看清谁才是真正的敌人?你是否问过自己——我保的是谁的家?卫的是谁的国? 一、历史不能装饰,抗战不能伪造!“淞沪会战你在哪?我在延安。南京保卫战你在哪?我在延安……我是抗战中流砥柱。”这是对一个从未上过前线却最先登上功劳榜者的无声讽刺! 如今,中共在9月3日再次上演“抗战胜利大阅兵”,把避战之辈打扮成民族英雄,把背后收割者包装成中流砥柱! 可你心知肚明:是谁在敌后观望,却不与敌正面交锋?是谁打着“保存自己”的旗号,耗尽同胞鲜血?是谁在抗战尾声大肆扩军,以枪口对准同胞? 抗战,是中华民族的血泪,不是中共的化妆舞台! 二、军魂应归人民,而非服务独裁!你还记得“人民子弟兵”的誓言吗?“军装再华美,也是百家衣;军饰再丰厚,也是千家饭!”“我们没有资格,也绝不能向生养自己的人民举起任何武器!” 但今天的你:驱散的是讨薪的工人,镇压的是呼吁公平的学生,站岗的是红色资本的维稳红线,退役时却无编、无房、无保障! 你在为谁站岗?为谁举枪?谁又在牺牲你的人生、遮蔽你的良知? 三、你愿意为谁牺牲?为谁流血?2025年的今天,中国青年失业率突破20%,退伍老兵被边缘化,现役军人家庭还在为房贷发愁。 而你保卫的是谁?是财政堆出的红二代,是垄断滋养的特供阶级,是靠“维稳预算”吃人不吐骨的权贵集团! 你服役时,是维稳螺丝;你退役后,是弃用工具;你若沉睡,就注定沦为这个体制的代罪羔羊! 四、脱下假勋章,戴上良知的光环!当权力命你举枪对准人民—— 请你记住: “吾戎吾矛,民脂民膏;吾饰吾袍,民赋民俸。”人民,才是你真正的衣食父母!向人民举枪,就是背叛军魂;向良心低头,就是出卖天良! “谁侵害我们的人民,谁就是我们的敌人,不死不休!”脱下那身被污染的军装,站回人民中来!拒绝为极权挡子弹,拒绝为谎言站岗!保家卫国,不等于保党卫私!忠诚人民,才是军人真正的归宿! 五、这是觉醒者写给战士的呐喊!你不该是专制机器的齿轮,你应是民族正义的中流砥柱! 你不该是阅兵背景的工具人,你应是推翻暴政的先行军! 守土护民,使命记牢!天良难欺,军魂长耀! 当9月3日的阅兵礼炮响起,愿你脱帽低头,为真理默哀;当高音喇叭宣称胜利,愿你闭目静思,为人民觉醒! 哪怕你只是一人,也请在内心高呼—— 我,不再为独裁而战! An Open Letter to China’s Soldiers: Whose Country Are You Really Defending? Abstract: This is an open letter to active-duty and retired...

践行者——我的民主之路(二)

作者/总编辑 朱虞夫 责任编辑:胡丽莉 翻译:吕峰 ...

致符拉基米尔·普京总统的公开信

作者:谢长发(大陆中国民主党人) 编辑:王梦梦  责任编辑:罗志飞  翻译:程铭 尊敬的普京总统: 您的国家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国土。1991年,乌克兰分得了603,700平方千米的土地。本已辽阔无边的疆域,本应给您带来安全与自信。回顾历史,法国的拿破仑曾东征俄罗斯,最终失败;德国的希特勒也曾攻打前苏联,同样被击退。俄罗斯凭借抵御外敌侵略赢得了名誉,这份名誉理应被珍惜,并转化为造福世界的力量。 您国家的东正教教义是敬爱上帝的,那么也应当爱邻舍、爱世人。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同属斯拉夫民族,本是兄弟,何以走到今日兵戎相见、阋墙于内的地步?如果俄罗斯能够在教育、科技与民生上高度发展,完全可以与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携手,共同开发外太空,探索火星乃至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那时,人类的目光将投向浩瀚宇宙,而不是在地球上继续争夺土地。 您是一位极为看重“面子”的领导人。俄乌双方若要找到体面的台阶下,关键在于您的抉择。早些时候,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事实上已经为您留出过空间。当他没有追究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控制,而乌克兰提出安全保障与入欧盟的要求之际,若您能适时收手,或许今日局面已不至于如此僵持。 然而,您未能把握机会,反而因不愿收回曾夸下的海口——“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而让局势愈发复杂。如今,您仍对乌克兰提出苛刻条件,但对方同样需要“面子”。结果就是,战事拖延,谁也不愿退让。 从历史角度看,俄罗斯曾欺侮过不少周边国家,他们因此大多选择加入北约。这一次,若俄罗斯取胜,欧洲国家岂会袖手旁观?北约绝不会允许您赢得彻底的胜利,而是会竭力拖垮俄罗斯。如果您为了“大帝”的名声,冒然动用核武,势必引来英、法、美的联手反击。那时,俄罗斯或将被瓜分,甚至可能导致民族的消亡。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一旦如此,您将遗臭万年,成为千古罪人。 尊敬的普京总统,俄罗斯的未来,系于您的一念之间。请您悬崖勒马,立即止步。这样,仍不算太晚。 此致 敬礼! 谢长发 2025年9月5日 An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Vlakimir Putin Author: Longhair Xie (Mainland Chinese Democrat) Editor: Mengmeng Wang  Responsible Editor: Zhifei 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