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He

Exclusive Content

信仰的等级制度:中国宗教自由中的隐性歧视

作者:陈婷 编辑:胡丽莉 责任编辑:罗志飞 翻译:程铭 在许多国家,人们谈论宗教自由时,往往默认它意味着一种平等:无论信仰何种宗教、来自什么民族、属于怎样的背景,都有权利公开表达信仰,参与宗教仪式,传承教义,甚至改变自己的信仰立场。宗教自由,正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尊重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中国,尽管宗教自由被写入宪法,但在现实中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平等。信仰不仅不是一种平等的权利,反而被分层管理、区别对待,成为一种“政治敏感事项”。 这种不平等首先体现在国家对不同宗教群体的制度安排上。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所谓“五大宗教”表面上享有合法地位,但它们必须依附于官方宗教协会开展活动。未登记的团体,如家庭教会或民间佛教道场,即便没有任何违法行为,也常常被认定为“非法宗教活动”。法律保护的边界,并不是根据信仰是否和平来划定,而是取决于是否“服从管理”。于是,宗教自由沦为一种在政府许可下才能进行的有限活动。 更严重的是,国家在民族与宗教结合处的高度干预。藏传佛教便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个原本自成体系、拥有千年历史的宗教传统,在中国不仅被拆解成碎片,还面临语言限制、传播审查、领袖否定等多重管控。活佛转世制度本是藏传佛教的核心传统之一,过去由教派内部依据仪轨识别灵童。但2007年,中国政府出台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要求所有转世必须经过审批。一个活佛是否为真实转世,不再由信众和上师判断,而由国家发文决定。这不是宗教制度的现代化,而是灵魂的行政化控制。 在汉地影响力日益扩大的索达吉堪布法师,也未能幸免。他从不谈论政治,讲法时用语克制,积极配合各方要求,对党政态度始终温和中立。然而在2019年底,他仍被迫宣布解散自己创办的“菩提学会”,并关闭相关网站。尽管声明中称此举是为避免有人冒用学会名义违法敛财,但不少舆论指出,这背后有明显的政治压力。索达吉堪布的讲法影响力广泛,信众遍及全国,尤其吸引了大量知识阶层与青年。正是这种“脱离控制的宗教传播”,让当局感到警惕,即便他从未直接挑战体制。 宗教平等的缺失不仅体现在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别,也存在于同一宗教内部的区别对待。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虽然同属“佛教”,但待遇却天差地别。前者往往能在官方主持的寺庙中举行法会,甚至获得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而后者则频频遭遇审查、限制乃至打压。一个民族的宗教活动之所以被贴上“敏感”的标签,根本原因并非信仰内容本身,而是当局对所谓“社会稳定”的过度焦虑。 在中国的宗教治理逻辑中,宗教并非被视为信徒的灵魂需求,而是必须“服务于国家”的意识形态工具。宗教要“爱国”,要“服从党的领导”,要“抵御外来渗透”。凡是超越这些框架的信仰实践,无论是否和平,都会被视为“隐患”,甚至被定义为“敌对势力”。这实际上构建出一种“信仰等级制度”:注册团体优于未注册,官方认定高于传统认定,顺从的信徒优于活跃的信徒,大宗教优于小宗教,汉族信仰优于少数民族信仰。 这种制度性的歧视不仅压缩了宗教自由的空间,也制造了信众之间的隔阂与误解。许多年轻人害怕公开信仰,担心影响学业、就业和社交;一些宗教活动被迫转入地下;信徒们习惯性地自我审查,哪怕在宗教聚会中也不敢讨论涉及政策的话题。这种“看不见的恐惧”,才是自由最深层的崩塌。 真正的宗教平等,并不是表面上“五大宗教并存”,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能不分族群、身份、宗派,自由地选择、传承和表达信仰。政府的职责,不是去批准谁可以信仰,而是保障所有人的信仰权利不受侵犯。只有当藏人可以公开敬仰达赖喇嘛、汉人可以自由皈依藏传佛教、穆斯林可以自主管理清真寺、家庭教会能够合法讲道时,宗教自由才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一个社会的自由与文明程度,不在于它拥有多少寺庙与牌匾,而在于它是否敢于放手那些不被驯服的灵魂。 Hierarchy of Belief: Implicit Discrimination in Religious Freedom in China Abstract: In many countries, when people talk about religious freedom, they often acquiesce...

洛杉矶声援黎智英行动

记者:李聪玲 编辑:胡丽莉 责任编辑:张致君 翻译:吕峰 2025年8月16日下午,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联合洛杉矶港台专项声援组,在中共驻洛杉矶总领馆门口举行集会,声援仍被羁押的香港媒体人黎智英。活动主题为“Free Jimmy Lai”,吸引了民主人士及多位关心自由与人权的海外华人前来参加。集会于下午3时30分正式开始,会场悬挂着“黎智英无罪”“释放黎智英”的标语,并摆放印有黎智英肖像的大型横幅。与会者高喊口号,呼吁国际社会关注黎智英案件及香港民主运动的处境。         主持人王尊福首先介绍了黎智英的生平与贡献。黎智英生于广东,少年时期偷渡赴港,从基层纺织工人一步步成长为成功企业家。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办壹传媒与《苹果日报》,长期坚持敢言敢写、揭露权贵腐败,是香港新闻自由的重要象征。黎智英不仅是企业家,更是民主运动坚定的支持者。他支持“反送中”运动,多次公开批评中共专制。2020年港版国安法实施后,黎智英遭到拘捕,其创办的《苹果日报》被迫停刊,成为香港新闻自由遭受重创的标志性事件。         主持人王灵特别提到,黎智英目前的案件正在进入关键阶段。本应在8月15日完成的结案陈词,因黎智英在庭上出现心悸与身体不稳的症状,被迫延至8月18日继续进行。法官已要求为他配戴心脏监测仪并服药接受治疗。事实上,自2020年被捕至今,他已在狭小阴暗的环境中被羁押超过五年,其中多数时间被单独监禁,健康急剧恶化,体重骤降,昔日“肥佬黎”的身影已不复存在。如果法院认定他“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名成立,他将面临最高无期徒刑。对于77岁的黎智英而言,这几乎等同于“死在狱中”。然而,他始终坚持:“没有自由的生命,只是苟活。”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在随后的发言环节,多位与会人士先后登台表达声援之意。郑敏指出,黎智英的遭遇正是香港沦陷于极权统治的缩影,国际社会不能沉默。马群表示,中共的重判是对全世界新闻自由的威胁,必须以行动声援。黄吉洲强调,黎智英无罪,他所坚持的只是言论自由与普世价值。陀先润则呼吁国际社会持续对中共施压,要求无条件释放所有良心犯。李延龙表示,支持黎智英,就是支持全体华人追求自由的权利。姚庆古在发言中提到,黎智英选择坚守真理与自由,不仅是为香港,更是为整个华人社会点燃希望的火炬。        ...

寻找高智晟

  作者:何清风 编辑:胡丽莉 责任编辑:张致君 翻译:何兴强   2025年8月17日下午,中共驻洛杉矶总领馆门口聚集了一群身着蓝白马甲、高举“释放高智晟”牌匾的民主党人。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为了寻找那个被誉为“中华良心”的传奇律师——高智晟律师。高律师出身贫寒,却凭借坚毅与自学成才,于2001年当选“中国十大杰出律师”。他以法律为武器,替弱势群体奔走,为宗教信徒发声,为遭受酷刑的普通人挺身而出。在充满恐惧的共产集权体制下,他用清晰的语言与坚韧的行动,成为维权运动的先行者,也是全民维权意识觉醒的引路人。 他曾被外界称为“中国的良心”;他曾被加拿大亚太司司长誉为“地球上最勇敢的律师之一”;他甚至三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一个普通农家子弟,凭借信念与勇气,成长为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灯塔。 然而,正因为他的良知与勇敢,他成了极权者最害怕的人。从2006年起,高律师多次遭到非法拘押、秘密判刑、被剥夺自由,遭受惨无人道的酷刑。他的遭遇触目惊心,却又见证着中国法治与人权的深渊。 2017年,他在出狱不久后再次被秘密关押。从那一天起,八年过去了,中共当局依然拒绝公开他的下落,甚至不允许家人探视,连他的家人想与其通个电话都是一种奢望。 八年的失踪与沉默、八年的酷刑阴影。他的妻子携带子女漂泊海外,在孤立无援中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 高智晟律师的失踪这不仅仅是一位律师的悲剧,而是整个中国法治与人权的悲剧!因为中共害怕真话,所以要摧毁说真话的人的意志、躯体和精神;因为中共害怕良心,所以要把良心埋在黑暗中、禁锢在牢笼里。但是,黑暗无法掩盖星光。每一次酷刑,都无法摧毁高智晟律师的意志,反而让他的名字更加闪耀;每一次迫害,都抹不了真相,反而让更多人看清中共的残暴。 高智晟律师失踪八年,不只是一个家庭的伤痛,更是一个国家的耻辱。他的遭遇提醒我们:当良心被绑架,法律被践踏,沉默便是对暴政的无限纵容!今天,我们呼喊他的名字,是为了铭记与传承;我们寻找他的下落,是为了捍卫一个民族的良知与尊严。 高智晟律师在哪里?!这是家属的呼喊,是每一个公民应当追问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位活动参与者对邪恶中共的拷问!一个连律师都无法发声的国家,如何能保障普通人的权益?一个连良知都无法容纳的政权,又如何能获得未来的信任? 历史终将作出回答。就像无数先行者一样,高智晟的名字不会被遗忘,他的精神不会被埋葬。暴政或许能囚禁肉体,却无法摧毁信念;他们或许能掩盖真相,却无法阻止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声,就是要告诉世界:高智晟不孤单!他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无数渴望公平、渴望正义、渴望自由的中国人。 高律师曾经说过:“在中国,良心注定要付出代价,但我愿意成为那第一个付出的人。”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才让他成为民族记忆中无法磨灭的一部分。我们相信,良知不会永远沉睡;我们相信,正义不会永远缺席。终有一天,当黑暗散去,当真相昭示,当自由的阳光普照中华大地,高智晟的名字将与民族的觉醒一同被书写进历史。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呼喊,也是为了守护;是为了寻找他的下落,更是为了守护一个民族的未来。 高智晟在哪里?——这是今天的追问,也是明天的答案。 活动由中国民主党联合总部美西党部组织,民主党党员吕峰主持。   Searching for Gao Zhisheng ——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na’s Conscience Lawyer Summary: We gather here today to search for the legendary lawyer known as the “Conscience...

第三期 王丹谈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困境与出路

https://youtu.be/Q89JCBdxPoo?si=S6rHEzBlAH_k9YeL

江油的女孩

作者:金米 编辑:冯仍  责任编辑:罗志飞 翻译:何兴强 女孩蹲在地上,在拳脚与羞辱袭来时,以一朵花凋零的姿势蜷缩。她的身子摇晃起来,像挂在树上的风铃,也像极了她那聋哑母亲和她交流时不停摇晃的双手和唇。她的委屈没有声音,像阴天里的一场细雨,悄悄落下,却戳得我们的心生疼。 她已经足够卑微了,在那些人看来,还远远不够。她总是低着头穿过走廊,脚步轻得几乎不被察觉,只有影子在墙上拉长。影子不会说话,也不会反驳。是啊,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生来就得学会安静、懂事、息事宁人。学会在沉默中活着,学会把痛苦折成纸鹤,装入口袋。   这个世界常常对无力者格外严苛,命运就像一条灰色的蛇,将他们锁在平静的绝望之中,动弹不得。冷漠与恶意,不是狂风暴雨,却像无形的针,一寸寸扎破他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看着孩子眼中的光被惊惧一点点夺走,这片暗夜,便更暗了。   有人说这只是玩笑,时间会冲淡一切。可他们不知道,这不是过眼云烟,而是青春里最深的裂痕。每一次忍耐,都在消耗她本该明亮的年华。每一次孤立,都在熄灭她本该自由的笑声。   走廊的灯会一盏盏熄灭,铃声会一遍遍更替,但记忆不会。我们不能指望,她的遭遇像一封被压在抽屉里的信,迟早有人读懂。我们更愿她的名字成为一盏未熄的灯,去照见这个世界的冷暖。   江油人是好样的,他们的心依然在跳动着,没有麻木。他们让我明白,这片土地依然在生生不息,在脚下蓄积着力量。我们也并非一无所有,我们的手中握着的江河,依然在奔流涌动。无论这暗夜有多么漆黑,还要持续多久,我们依然可以在冷笑与旁观之间,伸出一只温暖的手,为受冻的人取火,为无声的人发声。   无论如何,我誓死也不会原谅这个让孩子受尽折磨的世界。     The Girl from Jiangyou Summary: The girl from Jiangyou suffered violence and humiliation on campus. Her silence was like a quiet rain, piercing the...

反共情景短剧《疯人院》 第十集 疯人宣言

https://youtu.be/kno9nuUvl2k?si=7aYYAdvccKgtmAz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