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hu Lu

Exclusive Content

民主之夜,荣耀之光:记中国民主党27周年庆典暨《在野党》复刊仪式、洛杉矶地委换届交接仪式

作者:李聪玲/编辑 责任编辑:鲁慧文 2025年6月25日,中国民主党迎来了成立27周年的重要时刻。在这个意义非凡的节点上,一场庄严而热烈的庆典晚会于自由的土地——美国洛杉矶隆重举行。晚会主题为“民主之夜·荣耀之光”,不仅回顾了中国民主党自1998年成立以来风雨兼程的斗争历程,也见证了中国民主党党刊《在野党》的庄严复刊仪式与洛杉矶地委的民主换届交接。 晚会在热烈而庄重的气氛中开场,主持人鲁慧文女士以充满情感的语言欢迎各位与会者——“你们是中国民主之光的火种,是不畏危险挺身在前的民主斗士!”从1998年到2025年,整整27年,中国民主党从浙江杭州的地下斗争起步,一步步走向全球华人反抗专制的旗帜。主持人王乃一先生动情地说:“今晚,我们不只是见证历史,更是向每一位坚定信仰者致敬——因为你们,民主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党员郭斌带来了歌曲《心中的日月》。党员乐在霖带来的歌曲《朋友别哭》拉开了文艺表演的帷幕。这首歌不仅是对昔日斗士的缅怀,更是对今日民主奋战者的深情慰问。主持人深情提醒:“朋友别哭,民主的路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晚会中,中国民主党创党人及中国民主党党刊《在野党》创刊人朱虞夫先生回顾了中国民主党的创建历程,提及1998年中国民主党创立不久,便创办了党刊《在野党》。虽然刊物因中共迫害停刊,主创者被捕入狱甚至殉难,但他们无愧为中国民主自由之路上的奠基者。如今,沉寂多年之后,《在野党》终于在海外民主战士的努力下重新燃起火种,走向复刊。 伴随着热烈掌声,《在野党》复刊仪式隆重举行。中国民主党创党人、党刊《在野党》创刊人朱虞夫先生亲自上台揭幕并发表致辞,表达了对复刊的激动与对前赴后继民主战士的敬意。他指出,《在野党》的复刊不仅是对历史的延续,更是中国民主事业未竟之志的接力。 随后,中国民主党全委会主席王军涛先生、中国民主党全联总主席郑存柱先生、雕塑家与民主人士陈维明先生、中国民主党海外后援会创办人王希哲先生、资深党员唐凯先生等依次发表讲话,分享了对民主信念的坚持与展望,现场气氛庄严而热烈。 文艺演出也展现出民主运动的情感深度。歌曲《平凡之路》由赵杰演唱,道出普通人走上民主之路的不凡勇气;郑存柱先生则以口琴独奏《多瑙河之波》抒发内心激荡。康余带来歌曲《忘川彼岸》,歌声中带着苦难的回忆与希望的力量——“这不是歌,而是幸存的证词”。王乃一的朗诵《将进酒》也点燃了全场情绪,将个人豪情与时代大义交织成篇。 晚会的又一高潮,是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洛杉矶地区委员会换届交接仪式。主持人鲁慧文女士庄重宣布:“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洛杉矶地委换届交接仪式正式开始!”接力棒由现任主委耿冠军先生传递给新任主委王中伟先生,这一象征着权力和平交接、责任持续传承的动作,在自由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耿冠军、王中伟两位主委分别发表致辞,表达对民主理念的坚守与对未来工作的承诺。副主委周云龙先生也发表讲话,呼吁更多人加入民主行列,将中国民主党的使命继续推进下去。 在最后的合影环节中,现场所有与会者合影留念,共同记录这段充满希望与热血的民主之夜。 这场晚会不仅是一次纪念活动,更是一场信仰的集体宣言。在中国民主党27年风雨历程的背后,是无数人不惧打压、不屈抗争的精神图谱。今天,他们在自由的土地上再次聚首,把被迫中断的民主之路续写下去。而《在野党》的归来,也向全世界宣示:黑暗不会永远统治,真理终将照亮中国的天空。 Night of Democracy, Light of Glory: Celebrating the 27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a Democracy Party, the Relaunch of The Opposition,...

为中共专政下的女性而战

“硬糖联盟”成立宣言 在这个声音被扼杀、真相被吞噬的时代。 我们不再退缩,不再等待。 2025年4月19日,我们将郑重宣告—— “硬糖联盟”正式成立。 我们是生于极权阴影下的女性,我们是不愿再被奴役的公民。 我们亲历中共专政体制下的性别歧视与系统性压迫,从家庭到职场,从身体到思想,从法律到言论,每一个角落都布满囚禁女性的铁丝网。 我们拒绝继续再沉默! 我们是硬糖,不是糖衣。 我们要响亮发声,不被吞下,不被碾碎。 “硬糖联盟”是为每一个在家暴中求救无门的姐妹,为每一位因表达而失去自由的女记者、女律师、女作家,为每一个在父权与极权双重压迫下挣扎的母亲与女儿——更是为所有被剥夺尊严与权利的人而存在。 我们也为那些在黑暗中独自挣扎、因遭遇性侵却得不到公正与支持的女性而战。 为那些曾试图求助,却被警察羞辱、媒体审判、社会冷漠的女性而战。 为那些被迫噤声,被“荡妇羞辱”,被贴上“勾引者”“不检点”的标签,被抹去痛苦、剥夺正义的女性而战。 我们要说:我们没有错。 我们同在,伤痛也不应被遗忘,我们的声音值得被听见。 我们也向所有在性别与性取向上遭受歧视和迫害的性少数群体伸出援手。 我们看见那些被隐形、被羞辱、被标签、被边缘化的同志姐妹。 所有的挣扎,我们铭记; 我们的存在,理应被尊重。 我们深知,在极权的审判台上,每一种“不顺从”的身份都可能成为罪状——但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孤身作战。 我们将: 揭露一切以制度之名行暴力之实的压迫; 抵抗一切对女性身体与声音的控制; 反对一切基于性别、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歧视与仇恨; 为性侵幸存者建立安全、可信、可依靠的支持网络; 建立彼此守望、互助互信的女性同盟; 鼓励更多女性与性少数表达、记录、组织、行动; 连结海内外一切反抗压迫的力量,揭露被隐藏的黑暗,突破任何阻碍我们的防火墙与封锁线; 即使风暴来临,我们也将不散、不屈、不退! “硬糖联盟”是一场女性觉醒的集结,“我们Women”运动是一场公民不服从的起义,是一把握在手中的石头——不为报复,只为正义。 我们已经开始,我们不会停下。 献给每一位曾被噤声、被压迫、被遗忘的姐妹; 献给每一位因性侵而忍痛求生却被社会遗弃的姐妹; 献给每一位在身份的围栏中被误解却仍勇敢生活的同志; 献给正在抗争、正在发光的每一位女性—— 欢迎加入“硬糖联盟”。 为自由、尊严与我们自己的未来! 初创成员:张致君、程虹、李聪玲、肖玲燕、常琨、肖林丽 、王灵、黄春远、鲁慧文、朱晓娜、蒲芹白、汪听雨、郭思瑜、程铭、郑敏,李青、周君红、刘佳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Declar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ard Candy Alliance” In an era where voices are silenced and truths are devoured, we shall no longer shrink...

送给中共以及中共“粉红”一封公开信

作者:赵杰 责任编辑:罗志飞 今天是2025年6月3号,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日期,却承载一段中国人追求自由与民主的血泪历,36年前的今天中共政权背后的操纵者邓小平在一众中共元老的支持下下令军队对在天安门呼喊抗议要求中共体制改革,要求新闻言论自由的各大高校学生以及民众进行无差别的屠杀。在今天这个悲痛的日子里,全球各地华人举行活动悼念64,例如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等国际人士都在网络平台推特发文悼念这些为了追求自由而牺牲的64遇难者,但在一些纪念64的推文下竟然有一些写着中文字的评论,在痛骂发布者,更有甚者说这是一场内外勾结的颜色革命,是一群破坏社会安定的暴徒,为中共屠夫叫好,你们这些长着人形却没有人性的野蛮动物,只有立场没有是非,扰得我一整天都没有安心工作,愤怒让我彻夜难眠,我赵杰,河南洛阳人,中国民主党党员向所有中共以及中共的支持者“粉红们”发出几问: 1. 为什么只是因为一群学生和市民喊出“反腐、民主、言论自由”的诉求,中共就要绕过法律,调动军队,对手无寸铁的中国人开枪?这是一个所谓“人民政府”该做的事吗? 2. 如果“维护稳定”真的可以成为射杀国民的理由,那么你们所谓的国家政权还有没有法律?还有没有底线?下令开枪的邓小平、陈希同、李鹏,哪一个为这场屠杀承担了法律责任? 3.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导致三千多万人非正常死亡、无数家庭被毁。这样的历史灾难之后,为何中共仍然把毛腊肉的遗体供奉在天安门广场中心,像神一样敬拜?这是对死者的羞辱,还是对暴政的延续? 4:你们痛骂海内外中国人“勾结境外势力”,但你们不敢承认:中共的创党源头,正是苏联共产国际,是从西伯利亚吹来的“洋马列”。你们信仰的党,你们的爹本身就是“境外势力”的产物,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讽刺?毛泽东生在清末,长在民国,它又该喊谁爹呢?它又造了谁的反呢? 5:你们天天喊“社会主义优越性”,可中共这个体制,除了挂着“社会主义”的牌子,实质上不过是一个半封建、半奴役的权贵统治模式——官二代世袭权力、百姓毫无言论自由、连选举都不敢公开。请问,这种“社会主义”,到底是为谁服务的?是人民,还是权贵? 最后,我想对所有还有良知、还有人性的中国人说: 请你们记得——1989年那个年轻的学生在镜头前坚定地说:“去天安门广场抗议,是我的职责。” 36年过去了,他们的血没有白流。当中共开枪的那一刻,它们就失去合法性了,也再次证明独裁根本不会进行真正的改革,只有放下幻想推翻它,人们才有真正的自由。只有中共倒台那一天,中国可以让人说真话、活得有尊严,不再有母亲找不到孩子的尸体,不再有坦克碾压自由的街头。 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人,最基本的责任与担当! 向暴政说“不”的中国人:赵杰 2025年6月24日 An Open Letter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Its “Little Pinks” By Zhao Jie Edited by Luo Zhifei Translator: Lu...

在野:一种不可或缺的声音和力量

作者:邓丽英 编辑:刘双源 责任编辑:刘双源 罗志飞 在今天的中国,说“在野”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个词原本意味着监督、质疑、提出不同的意见,是现代政治中很正常的一部分,但在一党专政的中国,“在野”却变成了危险的代名词,意味着你要被监视、打压、封杀,甚至坐牢。可也正因为如此,“在野”的存在,才显得特别重要。在中国大陆,中共的政治体制几乎不给不同声音留下生存空间。不管是想组建真正的在野党、办一份独立的刊物、成立一个民间组织,甚至只是说几句和官方不一样的话,都会面临各种打击。网络封锁、媒体审查、举报制度、国安法——这些不是为了“稳定”,而是为了让人闭嘴。 可这个国家真的稳定吗?表面看上去一切井然有序,但内心的压抑、信息的不通、思想的僵化,其实早已让社会陷入僵局。普通人连了解真实的历史都成了奢望,公共空间几乎没有真实的声音,年轻人只敢在饭局小声吐槽,大多数人宁愿装睡,因为害怕代价太大。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在野”的声音。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因为如果没有人指出问题,问题就永远不会被解决。如果没人说出真话,那真相就会被永久掩埋;如果没人去想象另一种可能,那国家就只能在原地打转。 “在野”代表的是另一种视角,是敢于说“不”的勇气,是不愿放弃希望的人在发出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哪怕这个声音微小,哪怕被屏蔽、被污蔑、被误解,它依然不能被彻底消灭。因为它是真实的,是来自那些不愿放弃思考、拒绝服从谎言的人。 在野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态度。它不靠权力,也不靠资源,只靠对真理、正义和良知的坚持。这种坚持,在当今的中国,尤其显得珍贵。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允许异议、不接受批评、不容忍不同意见的体制。而在野者,就是要打破这种“只能有一个声音”的荒谬逻辑。 办一份像《在野党》这样的刊物,是困难重重的。不仅要面对现实的审查压力、海外的孤立环境,还要克服资金短缺、技术障碍、传播限制等等问题。有时候文章写好了,却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发布;文章传出去了,又被墙封锁;读者读到了,可能还要担心是否“被喝茶”。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正因为难,所以更有意义。 我们也知道,在海外继续坚持做这样事情的人,并不多。但哪怕只有十个人在坚持,说出的真话也比成千上万的沉默更有分量。《在野党》的存在,为中国社会守住了一隅不肯屈从的思想阵地。 是给未来留下另一个可能性,是告诉墙内的人:你不是一个人在承受。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的刊物有什么用?既不能推翻体制,也无法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留下记录,可以启蒙民众,可以把还在坚持的人聚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提醒人们:这个国家的未来,不一定只能有一种声音、一个政党、一条永不改变的路。 我们也知道,在野的声音可能暂时不会被主流听到,但我们更相信,历史最终不会忽视它。每一次坚持,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不愿沉默的人,都会在未来留下痕迹。也许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才会成为那个真正改变未来中国的重要火种。 《在野党》的复刊,就是一次重新点燃火种的尝试。在这个充满封锁与控制的时代,它愿意发声、坚持独立、说出真话,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非常值得支持的。 我们希望这份刊物能越办越好,不仅坚持发声,也能让更多人听到;不仅记录现实,也能启发思想。我更希望它不仅是一本杂志,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哪怕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也总有人愿意站出来,去守护那一点点光。 祝《在野党》复刊顺利,越办越好,越走越远,如星火不熄,愈燃愈烈! In Opposition: An Indispensable Voice and Force By Deng Liying Editor: Liu Shuangyuan Chief Editors: Liu Shuangyuan, Luo Zhifei Translator: Lu Huiwen In today’s...

在黑暗中守护灯火——《在野党》复刊感言

作者:刘霜原 责任编辑:鲁慧文 27年前,中国民主党成立了。 27年来,中国民主党党员前仆后继,赴汤蹈火,只为一个信念:民主中国! 27年来,中国民主党人风雨兼程承受镇压迫害,从未停止为自由而战的脚步! 27年来,中国民主党即使在流亡中,也努力在全世界分枝散叶开花结果! 27年来,中国民主党的名字被封锁、被抹黑,却始终没有被历史遗忘! 27年来,中国民主党的旗帜一次次被撕碎,又一次次被血与泪重新举起! 27年来,承受着种种迫害,中国民主党人仍然坚持“和平、理性、非暴力”,这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不以伤害平民或制造分裂来实现目标! 27年了,中国民主党依然屹立!并在继续壮大! 这个在1998年公开组建的政党,27年间从未被中国共产党承认合法,从未享有哪怕片刻真正的政治空间,自成立之初,它的创始人即被监禁、流放、迫害、噤声。二十多年来,中国民主党的每一位活跃成员几乎无一例外地走进了监狱:朱虞夫、秦永敏、陈树庆,吕耿松,谢长法、王有才……,他们有的至今仍在服刑,有的流放,有的已经长眠地下。 有人说,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民主追求,但我觉得正是这样的“注定失败”,显现出它不可动摇的道义价值。——明知不可为,我心向公义。 27年从未停止过镇压迫害,他们为什么坚持?他们并不是为了自己,从一开始就不是!他们中许多人心知肚明:自己未必能走到那一天,未必能亲眼看见民主真正到来。他们知道,民主的实现或许还要经历无数崎岖、流血牺牲、失望与背叛。但他们仍然选择了公开身份、表明立场、接受审判,走进监狱,走向历史。 这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自我牺牲,这是无比坚定的信念担当。 他们从不鼓吹暴力。他们提出的政纲,是宪政民主、法治社会、新闻自由、司法独立与和平转型。他们坚持“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即使面对暴力与酷刑,他们也仍未鼓吹以暴易暴。 这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对文明对人性对正义最执着的坚守。 他们坚信,一个现代国家应以每个生命的尊严与自由为基石,以公民对话与法治共识为前路,而不是血腥暴力。即使无法亲抵终点,他们甘愿点燃火把,照亮后人前行的路。他们把坐牢变成立场的表白,他们在法庭上以辩护词宣扬宪政理念,将每一场审判化为公开的民主课堂。 他们没有党产、没有席位、没有公开渠道,没有外援,但他们有一个注定不朽的名字——中国民主党。这个名字在中国的出版物中被全面屏蔽,但它并没有消失。它活在一封封来自狱中的信里,活在审判笔录的记录里,活在每一个愿意承接这份责任与责任的人心里。 今天,我们在美国——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复刊《在野党》,不仅为延续这份信念,更为记录历史真相、点燃希望火种;告诉每一个相信中国仍有未来的人“在野”二字,不是失败的标签,而是对被遗忘的正义不屈的呐喊。也不是为了争取谁的同情,而是为了凝聚那些相信那片土地还有希望、愿意挺身为后人争取未来的人。 谨以此刊,向所有为民主自由而受难的人致以敬意,并号召仍愿挺身的人与他们携手前行。 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抱薪者,是黑夜里不肯熄灭的星火,是为理想甘愿牺牲的奠基者。 他们中的许多人,注定无法亲见民主的到来。但他们选择了为那一天而活,为那一天而奋斗,为那一天付出自由与生命。 前人栽树,未必亲见绿荫。若希望的果实深埋黑暗,若民主的到来遥遥无期,谁来低头播种、燃尽一生?他们的回答,不在言语,而在被带走的那一刻、在铁窗中的煎熬、在生命的终结。他们以镣铐、囚衣,消逝的年华,和不屈的尊严,写下无悔的答案! 他们是时代的正义坐标, 这个党,因他们而不死! 这个国,因他们而尚存希望! 《在野党》不会永远在野! 刘霜原 Guarding the Flame in Darkness — A Message for the Republication of The Opposition Party* By Liu Shuangyuan (Pseudonym: Shuangyuan) Editor-in-Chief:...

中国人民拒绝沉默—一位中国民主党成员的发声

文/朱晓娜 编辑:吕峰 责任编辑:鲁慧文 我是中国民主党的一名成员,也是一位经历过压迫如今站在自由土地上的中国人。 曾经,我生活在那个不允许说真话的国度。疫情期间,因为封控,我失去了及时就医的权利,经历了无法挽回的个人悲剧; 我将这段真实的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结果遭到警方上门警告,逼我删除内容,还威胁家人。那一刻我意识到,在中国,说真话是一种“罪”。 我不曾犯罪,却被当成“麻烦制造者”; 我只想讲述真相,却被逼迫沉默。 为了保护家人、追求自由,我和家人一起来到美国。这里没有大数据监控你的一言一行,也没有因为一句话就敲门抓人的深夜。这里,有我在中国从未拥有过的——言论自由。 来到美国后,我加入了中国民主党,现在担任财务部负责人。我们组织并参与了一场又一场反对中共暴政的抗议活动。每一次举牌、每一次呐喊,都是对中共专制的控诉,也是对自由未来的渴望。 我们举起横幅,喊出真相,是为了让世界知道:中共不等于中国,中国人民有权利发声! 有人问我:“你不怕报复吗?” 我说,我曾经因为沉默而失去太多。现在,我选择不再害怕、不再沉默。 因为我知道,我并不孤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觉醒,正在走出恐惧,正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从海外发声,从网络发声,从心里发声。他们不是“敌人”,他们是这个民族真正的良知。 我发声,不是因为我恨中国,而是因为我深爱这个民族,深爱这些曾经沉默太久的人民。 我们要真相,而不是宣传; 我们要自由,而不是控制; 我们要一个说真话不再受罚的中国。 The Chinese People Refuse to Stay Silent — A Voice from a Member of the China Democracy Party By Zhu Xiaona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