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陀先润编辑:李堃 责任编辑:刘芳 校对:林小龙 翻译:彭小梅
又到了读公报、聊公报的时间。十天前,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四中全会将有大变,习近平要下台。我笑而不语。如今尘埃落定,他依然稳坐其位,全党全军依旧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周围。转播画面里,所有人都正襟危坐,唯有张又侠低头翻阅报告,神色淡然。有人说他是反习的老大,这种说法可笑。只有被信任到骨子里的人,才敢在群臣如履薄冰时随意翻页。
很多人讨厌共产党,不愿意读公报,觉得那是空话、套话、假话。错了。越是假话的时代,真话就越藏在行间。这次的公报最值得注意的,是那几个被重新启用的词汇。
第一个是“经济自给自足”。这四个字,几十年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过。过去只说“粮食安全”,现在直接讲经济自给自足。这不是口号,而是判断,是对未来局势的预判。北京已经意识到,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将被长期制裁与封锁。自给自足不是主动闭关,而是被迫闭关的预演。一个外贸驱动的国家,突然要自给自足,意味着从原料、市场到金融体系都要重组。从重建供销社,到区域粮食安全,再到成品油和化工体系,本是“只做不说”的底层动作,如今被写进公报,说明他们已不再掩饰。中国在为“被切断”做准备。未来五年,海外情报系统的任务将从偷技术转向建渠道——走私物资、秘密结算、规避制裁。这将是一场悄无声息的“伊朗化”转型。
第二个是“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很多人说是首次出现,其实不是。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62年的《解放军报》。那时的中国,也正经历饥荒与内斗。这次不同的是,它第一次出现在中央全会公报中,意味着这不再是军内密语,而是全党共识。斗争,是内部的;备战,是外部的;建设,是苦撑的。这三个方向,正是六十年代老路的翻版。当一个政权在文件里公开使用这样的语言,说明它已经进入长期备战状态——政治斗争长期化,军事备战常态化,经济困难结构化。
第三个是“推动国家统一”。以前的说法是“促进”“推进”,这次改为“推动”。措辞的变化,就是立场的转变。“和平统一”四个字,彻底消失。能和平统就和平统,不能和平统,也要统。台湾问题不再是外交话题,而是军事议程。
与此同时,军队清洗仍在继续。火箭军上将被一锅端,中央委员成批被开除。很多人还在幻想军中反习,但他们忘了,中国的政治逻辑是:被破格提拔的人,死得最快。因为他们没有派系,只有一个靠山——那个提拔他们的人。当靠山不再需要他们,清除起来毫不手软。有人说这是宫斗,错,这不是宫斗,而是体制的自我防御机制。它靠不断清洗维持忠诚,靠持续斗争延续统治。
现在的中共,正在重走1960年代的路线——经济上自我封闭,政治上自我净化,军队上自我恐惧。“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词已经摆在台面上:经济自给自足,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推动国家统一。这三个方向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字——紧。国家要紧,社会要紧,思想要紧,生活也要紧。空气越来越稀薄,言语越来越危险。
我们能做什么?也许,只能思考如何在“紧”的时代活下去。不是躲避风暴,而是活得比别人久一点,清醒一点。因为当一个国家开始谈“自给自足”,开始强调“备战与斗争”,那意味着它已经不再相信世界,也不再相信人民。它只相信管控,只相信收紧。
时代的齿轮正在倒转。有人还在幻想变革,有人还在为套话鼓掌。历史早已告诉我们,最危险的不是狂热,而是沉默。
所以,四中全会没有新消息,只有旧路重来。只是这一次,连伪装都省了。
The New Language of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Self-Reliance, Preparing for War While Building — The Era Is Tightening
Author: Tuo...
作者:张维清编辑:李聪玲 校对:林小龙
我是中国民主党党员张维清,推翻中共的独裁统治,推动中国实现民主与宪政。
我曾北上旧金山,抗议习近平;前往中国驻美领事馆,谴责中共暴政;走进雕塑公园,纪念被封禁的历史;去六四纪念馆,悼念天安门广场罹难者;加入《在野党》杂志社人权观察部,持续收集中共每日侵犯人权事件。中国的民主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但我不会停止抗争,直到中共倒台!
中国的民主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
但我不会停止抗争,直到中共倒台!
I Will Not Stop Fighting Until the CCP Falls
Author:Zhang WeiqingEdited:Li Congling Proofread: Lin Xiaolong Trans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