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首页
活动通知
民主党史
荣誉主编
北京之春
签到
欢迎!
登录到您的帐户
您的用户名
您的密码
忘记密码了吗?
找回密码
恢复您的密码
您的电子邮件
搜索
首页
活动通知
民主党史
荣誉主编
北京之春
Search here...
搜索
My account
Get into your account.
登录
注册
订阅
首页
活动通知
民主党史
荣誉主编
北京之春
Search here...
搜索
人物事迹
中共罪行
中国记忆
人物专访
作品连载
信息公示
永远的自由人——纪念彭陈亮牺牲一周年 (Farias,1994–2024)
Xinhu Lu
-
2025年11月14日
作者:何愚 编辑:李晶 责任编辑:侯改英 校对:程筱筱 翻译:彭小梅 导语:时隔近一年,当我重看Freeman为俄乌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所做的悼念视频,仍被他不畏牺牲的遗言深深震撼。11月4日夜,我收到朱老转来的视频链接并嘱托(https://youtu.be/bq0lrW25l30?si=wTZzrvR0wijT6QDg):“今天是彭陈亮在乌克兰牺牲一周年,请整理成文,刊登在第17期。” 我这才恍然记起——他已离去整整一年。承此重任,诚惶诚恐,深思再三,我决定尽量还原Freeman的口述,用文字为彭陈亮立一座可被反复阅读的纪念碑。他们是战友,也是至交;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现将Freeman的口述与回忆整理如下。 一、遗言与心愿 “我是国际志愿军战士。如果哪一天我有不测,请把我的照片和我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放在曾圣光(第一个 阵亡的台湾志愿兵)的旁边。不回大陆,愿永远以这面旗覆盖我的身躯。青天白日满地红,或乌克兰国旗也可以。我们为自由而战、为民主而战。如果哪天台湾发生战争,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去支援台湾。跟共产党干到底。” 二、他与我们的故事 我与Farias相识于2024年4月。那天凌晨,我乘大巴抵达利沃夫,他车站等未见我抵达,因宵禁先回到住处。我下车后辗转他的住所,他就在门口过道迎我。那一晚我们拥抱、长谈至两三点。我知道他话多,他也对我无话不谈。 此后我们几乎每天联系。训练分配上,我进入乌军一支机械化单位,他去了以轻步兵为主的国际军团。9月29日,我们最后一次共同休假,归队后依然常互通电话,有时一聊一两个小时,彼此的朋友、喜欢的姑娘、军中的烦恼,无所不谈;我们一起做频道节目(四期),一起被网暴、被禁言;一起给支持者写明信片,看八九、李老师、曹兴诚的节目时一起大笑或吐槽,连遗嘱都互相托付。 三、觉醒的路:从“小粉红”到“自由人” Farias大陆教育式洗脑,早年也曾是“小粉红”,甚至批评过蔡英文总统“两岸互不隶属”的表述。进入社会体会到民间疾苦与不自由后,他逐渐转向自由主义,并为早年的言行致歉努力以行动践行信念。 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后,他抨击官方对死亡数字的掩盖; 多个中华民国双十节,他在向友人间展示青天白日满地红; 去福建“一国两制统一台湾”的标语下拍照并发声:“去你的一国两制”; 白纸运动中,他在朋友圈举白纸; 俄军全面入侵乌克兰之初,他怒斥普京为战犯。 因此,他多次被社媒禁言、被公安请“喝茶”,甚至被关押至派出所。但他并未停止战斗,还常告诫我:即使我们两人中有人阵亡,另一个也要 Keep Fighting,直到极权不再威胁我们。 他在身份认同上拒绝陷于民族主义:平日不愿自称“中国人”,自称“精神美国人”或“西台湾人”,强调自己是一个为自由民主而战、良知仍在的人”。正式场合需填写籍贯,他也如实写“中国”。他痛恶“民族复兴”式口号,笑言“都已身在海外,却执念要“堂堂正正做中国人”,就像逃离地球还惦记堂堂正正做地球人一样可笑!。 俄中阵营有谣言——他是雇佣兵。实际上他参军后自购装备的开销往往大于薪资;若是“真雇佣”,我们还巴不得拿到该有的“雇佣兵薪水”。事实上,我们所得勉强够买一个瞄准镜或热像仪。 四、险途与背运:被骗、被关、仍不回头 去乌克兰参军,他历经签证与手续的层层阻碍,甚至被骗子反复敲诈。曾被一个化名“李勇”(真名或为“曹子靖”)之人骗取至少三千美元。(该人不断编造理由索要钱财从未提供实质性帮助),即便被以“寻衅滋事罪”关押七个月,他仍一步步走向战场与前线。 五、精神上的美国人,心归利沃夫 2015年,他在美国海外领地塞班岛接受美式军事训练,自此深爱美国与美军,常穿带星条旗的服饰。若有人问起,他会说:“我是精神上的美国人,我为美国国旗所代表的价值而战。”许多美国队友与教官也因此欣赏他。 在乌克兰,为践行信仰,他常佩戴美旗,但介于俄间谍,猎杀及某些俄语区民众的,亲俄反美情绪。安全起见,我劝他保持低调,他坚持说道:“我们是Freedom Fighter,不能因敌人的压力而隐藏自己,否则与在中国的处境有何区别!?” 谈起“Homesick”,他想念的是利沃夫。既因城市古典的气息,更因所爱之人——他的女友是利沃夫人,那里的家人也喜欢他。我们一起走过利沃夫的大街小巷,还拍过一期视频;在市中心唯一的军人公墓,他对我说:“若不幸阵亡,愿葬于此。” 六、自愿出击与未竟的转队 他最后一次执行的是自愿任务。按道理他已处于面试通过,待转入步兵小队的过渡期,完全可以不出任务。但他说:“俄军正疯狂进攻,若他不去就会是别人去”。而在那样的时刻,即便待在安全地方,一觉醒来也可能被包围,危险也不小。俄军极限施压导致出现的失误、沟通不畅与士气低落,也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但归根到底,还是他的责任心使然。 他本可留在无人机单位当飞手(因其持有工程学本科、做过健身教练与无人机教官),但他心心念念要做一名合格的步兵,与敬佩的三位台湾志愿军并肩作战。他顺利通过面试,却未等到手续完成。 我们也曾劝他转入“战争科技升级”的支援项目——以他的特长,或许能对整体作战效能提升作出更大贡献。他坚持要先积累更多一线经验,再去做那件事。他认为这样更有说服力。我理解他,只是如今,有乌克兰朋友反复追问:我们当时是否应该 Try Harder,再多拉他一步? 七、噩耗与承诺 2024年11月初,顿巴斯前线。11月4日下午2:30,我从他同壕的队友口中得知他阵亡,随后又多方确认,至今仍恍如在昨日。他生前交代我:一旦牺牲,请我妥善处理他身后信息,确保以正确的方式被传播,不受俄中的歪曲与污蔑。 他曾托付我说:若他阵亡,用青天白日满地红覆盖他的身体(他也认同在身上覆盖乌克兰国旗),不要把他送回大陆;他愿意葬在乌克兰——这片他深爱的、为之献身的自由之地。为买两面台湾国旗,他曾托两位台湾朋友协助、也因此欠我几十美元——我很高兴他“欠着我”,从未想过要他还。 那几天,我的手机上全是泪水。英国女兵Tanya问我:“Why Farias? He is such a nice guy.”我一时无言。我们曾说好:不管发生什么,都要Keep Fighting Till the End. 现在,他不在了——我仍会遵他的遗愿,继续战斗,直到胜利。 八、记述与辨伪 俄方曾故意把他“说成台湾人”,意在泼脏水与误导。事实上,他出生于中国云南、持中国护照,是我们已知的唯一一名中国籍在乌服役的自愿军。二次面试时,指挥官与军官对他连问三十分钟。因为他们从未见过中国籍志愿者。他不是“极端民族主义者”,更不是“雇佣兵”。他是自由人。 他在三十岁刚过不久就离开。他是我的战友、朋友、挚爱、自由的人。他以英雄的方式活着,也以英雄的方式离去。若“英雄”意味着“为他人作出极其勇敢的行动”,那么他当之无愧。我们成立“民主卫队”的初心,是保卫我们所热爱的自由民主——特别是前沿阵地的乌克兰与台湾。如今没有了你,我常感力有不逮。但我会遵你所愿:Keep...
许志永:以自由、公义、爱为信念的公民斗士
James
-
2025年9月14日
作者/编辑:钟然 责任编辑:罗志飞 校对:冯仍 许志永(1973年3月2日—),河南省民权县人,中国法律学者、维权人士,“新公民运动”主要发起人之一,长期致力于推动公民权利、教育平等和法治建设。他被认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人权捍卫者之一,却因坚持自由、公义和非暴力抗争而多次遭中共迫害。 许志永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法律系,后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他性格温和,却一贯坚持理性表达和公民责任感。2003年,他作为公益律师参与推动“孙志刚事件”的舆论与法律救济,直接促成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制度”,这是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进步,也使他被广泛视为公民维权运动的先行者。 2005年,他与朋友创办公益组织“公盟”,关注教育平权、环保与弱势群体权益。然而,随着组织影响力扩大,他开始受到当局严密监控。2009年,当局以“偷逃税款”为由取缔公盟,并以“逃税罪”判处许志永有期徒刑两年,这被普遍认为是政治性打压。 出狱后,许志永并未沉默,而是于2012年提出“新公民运动”。这一运动核心理念是:公民通过理性、和平、非暴力的方式推动中国社会的公正与宪政改革。新公民运动的标志性诉求包括:官员财产公开、教育平等、反腐败与公民社会建设。他倡导以“同城聚会”等形式让普通公民交流社会问题、学习法律知识,从而培养独立思考与公民意识。 然而,这一系列活动很快遭到镇压。2013年7月,许志永被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逮捕,2014年1月,北京法院判处他四年徒刑。入狱期间,他多次受到苛刻待遇,但依旧坚持信念,撰写大量反思文章。 2017年刑满释放后,他虽被持续监控,却继续以写作和公开演讲呼吁社会改革,强调非暴力公民抗争的重要性。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许志永在网络上发表《劝退书》,呼吁习近平下台,要求恢复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这份文字再次触怒当局。同年2月,他在广州被捕,随后被秘密羁押,遭受长时间隔离和酷刑。2021年4月,北京市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重判他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四年。这是近年来中国对知识分子与人权捍卫者最沉重的一次判决,震惊海内外。 许志永始终强调“自由、公义、爱”,他坚信一个健康的国家必须建立在公民社会与宪政民主的基础之上。他曾说:“公民的责任,就是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 中共极权政府为了延续统治,不惜混淆是非,把公民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视为威胁。它不是回应社会问题、改善治理,而是用高压手段去压制异议,把敢于发声的人打成“罪人”。这种做法既剥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让整个社会陷入恐惧与沉默。许志永这样的知识分子本应是国家进步的良心,却被当局痛下杀手,这无疑暴露出极权的脆弱与虚伪。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追求真理与正义道路上的苦难与坚持。 Xu Zhiyong: A Civic Fighter Guided by Freedom, Justice, and Love Author/Editor: Ran Zhong Chief Editor: Zhifei Luo Summary: Xu Zhiyong, a...
Subscribe
I've read and accept the
Privacy Policy
.
人物特访——缅甸骗局园区受困者的求救与美国通缉下的全球追责
迫害实录
旧金山湾区 11月23日 闻道读书会 纪念西山会议一百周年研讨会
活动通知
《君无戏言》我的理想国
作品连载
洛杉矶 11月15日 第764次茉莉花行动
活动通知
洛杉矶 11月16日 《全球觉醒》第四十七期
活动通知